闽州教育导航网址: 职称评审 研究生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司法考试 闽州教育 建设执业 金融财会 职业资格 中考 高考
您的位置:首页 > 教师资格 > 备考材料 > 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:初中语文《行路难》

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:初中语文《行路难》


  【摘要】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已经结束了,你想要了解自己过的概率有多高吗?闽州教育网小编提醒,想的话,就要看看面试真题解析,看看别人写的教案和答辩答案,对比一下自己的表现就知道了。若是过了,就能更快拿到教师资格证了,所以赶紧来看看。

  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:初中语文《行路难》

  一、考题回顾

  1.题目:行路难

  2.内容:


  3.基本要求:

  (1)有感情地朗读此诗。

  (2)学习本诗以乐写哀情得艺术特点。

  (3)十分钟内完成试讲。

  答辩题目:1.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,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,你是如何实现的。

  2.你认为这首诗中你最想和学生分享的闪光点是什么?

  二、考题解析

  【教学过程】

  (一)温故知新导入

  (1)李杜诗篇万古传。(赵翼《论诗》)

  (2)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。(杜甫《梦李白》)

  (3)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(李白《将进酒》)

  (4)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(李白《秋浦歌》)

  启发设问: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?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?

  教师点拨: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:

  A.李白的生平时代、代表作品;

  B.有关李白的故事、传说;

  C.你对李白的评价。

  学生思考,发言交流,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。(板书标题)

  (二)反复朗读,整体感知

  1.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,学生初步感知。

  2.学生自由朗读,然后教师指名朗读,大家评议其优点、不足。

  3.教师解题,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。

  4.学生自主朗读,疏通、理解全诗。

  (三)深入研读

  1.学生自主探究,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。

  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,师生共同探究。(学生小组讨论,教师点拨。)

  (1)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“金樽清酒”、“玉盘珍馐”不能食?(是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得诗人“酒”不能咽,“馐”不能食,由于朝中奸佞阻塞贤路,使诗人悲愤、忧郁。)

  (2)“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”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境?(这二句用比喻,既照应题目“行路难”,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,想有所作为和事与愿违、有志难伸的矛盾、痛苦心情。)

  (3)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?有什么作用?(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,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,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,建立伟业的愿望。)

  (4)理想是美好的,现实是残酷的。面对现实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?(“行路难!行路难!多歧路,今安在?”形象写出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,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的复杂心理。)

  (5)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?(无论前路多艰险、多难走,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,渡过大海,直达理想的彼岸。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,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。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,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,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。)

  (三)小结

  1.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?(李白这首诗“浪漫”的诗风表现在:A.巧用历史故事、典故;B.夸张的描写,形象的比喻;C.跳跃式的结构。)

  2.从全诗来看,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?(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,乐观向上的。)

  学生思考,探究,小组讨论。全班交流,教师点拨,最后归纳。

  3.巩固体验诗作感情,尝试有感情地朗读。

  (四)作业

  课后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。

  【板书设计】

图片.png

  【答辩题目解析】

  1.请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,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,你是如何实现的。

  【参考答案】

  对于《行路难》这一课,我将知识与能力目标设置为反复诵读,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,了解李白生平和作品风格。而过程与方法目标,则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,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,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。

 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,我会多次引导大家诵读本首诗歌。《新课标》提出7-9年级的学生要“诵读古代诗词,有意识地在积累、领悟和运用中,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。”所以这样的安排,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、诗理和诗味,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、语调、节奏的变化。有了这样的基础,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诗人形象、富于变化的语言,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,学生便能够从中体会诗人哀而不伤、悲而能壮、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。“三分诗七分读”,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;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,体会诗人矛盾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。

  2.你认为这首诗中你最想和学生分享的闪光点是什么?

  【参考答案】

  1.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。

  2.运用典故,以“垂钓”自比姜尚,以“梦日”自比伊尹,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,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。

  3.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是脍炙人口的不畏困难、勇往直前去实现理想的佳句,意思是:总会有一天,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,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,到达理想彼岸。“破”“挂”二字极富气势,传神地表达了作者不因一时之失意而气馁,而是极为乐观,对自己的仕途理想充满信心。

  温馨提示:教师招考可比考教师资格证难得多,如果你想要参加教师招聘,同时又已经获得了教师资格证。建议考生考虑报个班培训学习一下,这样才能更有把握通过教师招聘考试。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师招考培训相关的信息,不妨咨询下闽州教育的老师们,他们将为大家细心解答各种问题的,具体的联系方式如下:

  报名电话:185-5928-3143(微信号) 林老师

             185-5969-5373(微信号) 罗老师

  报名地址:闽州教育职业培训中心(厦门市湖里区安岭二路95号红豆杉科技大厦B栋6楼B区闽州教育)

  招生网址:www.minzhouedu.com

上一篇: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:初中语文《苏州园林》下一篇:2019上教师资格面试真题解析:初中语文《水调歌头》
关于我们
法律申明
联系方式
加入我们
服务中心
报名地址
缴费方式
学费分期
商务合作
讲师应聘
招商加盟
推广联盟
电话客服热线:400-968-7268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闽州教育活跃用户交流群
关注微信公众号
关注我们
每天好料不断
2015-2020 版权所有@厦门华育远教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  备案号:闽ICP备17002721号